word天!原来垃圾是这样变废为宝的,揭秘海珠工业布碎回收处理全过程! |
- 发布时间:2017-11-24 9:59:09
小伙伴们都知道
垃圾分类能节约资源、变废为宝、
减少污染、让城市更美观……
燃鹅,你知道分类后的垃圾
到底是肿么处理的吗?
又是如何变废为宝的?
今天,小编就带你一探
海珠区工业布碎分类回收处理全流程
深度揭秘下垃圾到底
是肿么一步步变废为宝的?
保证你大开眼界!
海珠区日均回收处理约200吨工业布碎
近年来,海珠区布匹市场不断扩张,海珠区逐渐成为国内甚至东南亚最大的布匹集散地。燃鹅,随着制衣企业、加工作坊的高度聚集,也造成大量的工业布碎与生活垃圾混合排放处理……
为推动工业布碎分类回收、促进垃圾减量,海珠区城管局进行多方考察和部署,在工业布碎排放的主要街道免费搭建了工业布碎处理交易信息平台,引进企业进行回收,使工业布碎得到资源化利用。
目前,海珠区工业布碎日均回收处理量约200吨,附加值低的布碎材料分类回收减少了布碎混入生活垃圾的排放量,同时也一定程度地缓解了海珠区生活垃圾的处理清运压力。
构建生活垃圾大分流、细分类回收处理体系
小编了解到,按照“一类一策”原则,海珠区正着力构建生活垃圾大分流、细分类回收处理体系。
首先,对垃圾量占比较大的布碎尾料、大件垃圾、木质垃圾等先分流回收。
然后,对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、有害垃圾、低值可回收物等进行精细分类。
并配置相应的运输车辆实行分类收运处置。
据统计,目前海珠区共设置餐厨垃圾收运线路13条,园林绿化垃圾收运专车1辆,有害垃圾收运专车1辆,大件垃圾收运专车4辆,日均回收处理工业布碎200吨、废旧木材110吨、废旧玻璃100吨、农贸市场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80吨、大件垃圾30吨,源头减量成效明显。
此外,海珠区城管局出台了《海珠区工业布碎资源回收利用实施方案》,制定补贴政策,建立“布碎排放企业源头分类—街道相关人员分类收集—环保企业集中回收处理—政府适度补贴”的回收模式,推进低值可回收物的规模化经营及回收处理企业可持续发展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回收、变废为宝。
大家都知道,不少生活垃圾经过回收处理可以变废为宝,然而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?中间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呢?
今天,小编就以工业布碎为例,带大家来一探究竟!
Now,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!一定要瞪大眼睛往下看哦!
海珠区内制衣作坊集聚,出租屋成为简易加工场,于是,问题来了!
☟☟☟
制衣作坊产生的布碎尾料随意排放,影响周边环境。
工厂直接高空向外抛布碎,影响环境&居民出行。
这个时候,就轮到我们辛勤的环卫工人出场了。
环卫工人分类收集布碎装袋,并将其装车。
然后,使用环卫保洁车分类收运布碎,拉至街道设置的布碎回收点。
回收点管理人员对工人收集的布碎现场过磅计量,有偿回收(价格一般为0.05元/斤)。
回收点内临时存放装袋好的布碎尾料,会由公司组织清运处理,日产日清。
工人人工将回收点内的布碎装车,并运往处理公司,运载量一般为10-15吨/车。
接着,布碎收运至回收处理公司,叉车机械化卸货。
回收处理公司工作人员便开始人工分拣布碎,分拣出混杂其中的生活垃圾。
分拣好布碎后将其压缩打包并装箱,装箱后做好封箱,编码可全流程追踪。
装箱后的布碎随后便被运往山东保温材料厂,然后由厂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,打包销往对接企业。
处理厂区内布设开花机组,对废纺进行开花、打包。
新型环保开花机组,可对粉尘进行回收处理,减少污染。
可回收布碎开花处理后加工制成棉绒制品,打包销往对接企业。
最后,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布碎就成功地变身为保温材料、棉绒制品等资源了,再次发挥自己的价值!
根据不同需求,可回收布碎可制作成各类大棚保温被、棉绒制品。
寿光市为中国著名的“蔬菜之乡”,保温被广泛应用于大棚种植。
素材来源:海珠区城市管理局、南方网
编辑:贺风玲
责编:林世惠、晓东南、文森蓝
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海珠发布」,搜索「gzhzfb」即可关注。